新闻中心 /News
飞扬的青春“燃动”校园
wm完美体育app官网连月来,多地教育部门纷纷出台政策,提出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并鼓励延长大课间,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动起来、更多地走向户外。地方新闻版“在基层·谋学生健康关键事”栏目本期推出体育特辑,分别选取一个区域代表、一个学校代表,看各地如何想方设法盘活资源,让学生身上有劲、眼里有光、心中有梦。
今年8月,安徽省教育厅下发《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的通知》,要求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办、民办学校,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,必须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,上、下午各开设一次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,保障学生每天两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。
秋季学期开学后,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着力解决场地、师资、课程内容等难题,确保体育课天天见,让学生走出来、动起来、乐起来。
体育课增加到每天一节,一些学校尤其是老城区学校面临着校园体育活动场地受限的问题。运动场地有限,怎么挖潜?
对此,颍州区一方面充分利用新校建设、老校改造契机,高标准建设学校体育场馆,另一方面鼓励学校实施“一校一策”,积极“挖潜扩容”。
清河小学占地面积不足34000平方米,只有两个篮球场以及4条70米直跑道,运动场地不足、区域场地小问题尤为突出。
这所地处中心城区的学校巧妙利用每一块资源,将走廊、教学楼、校园文化区的“边角料”打造成“微操场”;对已有体育场地和空间重新编排,中心场地规划为篮球和体能训练相结合,跑道区安排田径、跳绳,校园中心空地开展轮滑、溜溜球等训练,使得同一时间能组织6个班级上体育课。提前统筹下一周教研活动场地,以错时、错级、错项目来提高操场使用率。同时灵活开设长短课、大小课,涵盖了晨练、大课间、体育课、社团活动系统规划的“全课程”,确保各年级各班每天有一节体育课。
清河路一小本部有61个教学班,只有11名体育老师,显然不能仅靠他们完成“一天一节体育课”任务。针对体育教师数量不足问题,学校积极盘活现有教师资源,以“专职引领+全科培训”的方式,打造专、兼职“体育授课教师”队伍。
对有体育特长的老师,学校让他们当兼职体育教师,由专业的体育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岗前指导。对于其他教师,学校则鼓励他们将体育课与语文、数学、美术、音乐、心理等学科相融合,构建出独具特色的体育学科融合式课程。
如今,颍州区的兼职教师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践,已经成长为很多学校体育教学的新兴力量,但学生技能方面的训练还得专职体育老师负责。近年来,颍州区还采用“进、培、聘”等多种方式优化体育师资保障,招聘体育新教师67人。
放眼整个颍州区,校园里活跃着田径二级裁判员范阳阳、游泳救生员范亚军、乒乓球国家二级裁判员朱利、羽毛球一级裁判员赵祎璠等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体育教师。因此,依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开展特色教学,成为众多学校共同的选择。
在东清小学的训练场,学生们玩转手球,双人对抗、持球突破、侧身擒尾、守垒大战……零基础的小学生何以习得这项小众运动的精髓?这得益于该校手球教练李明贺以“普及+拓展+专业”的三级课程实现全覆盖教学。
为提升体育教师技能功底,颍州区经多年研究实践,开发出“理论+实践”的体育教研模式,以传统备课模式深研教材、深挖课标,再将教研活动转移到运动场上,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中的设计意图、运动负荷、运动强度等。2024年,颍州区分别在阜阳市第十五中学、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等15所学校开展了30余节精品示范课,4次体育新课程新教材讲座,200余名体育教师、15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。
“各中小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逐渐从‘一门学科作业’到成为‘一种锻炼习惯’,从提高‘一种运动能力’到成为‘一种生活方式’,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运动达人。”颍州区教学研究室兼职体育教研员张文付说。(通讯员 刘银燕 记者 王志鹏)
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静海实验学校时,正值上午的40分钟大课间。宽阔的操场上,跳绳接力、小推车竞速、多向投篮……学生们在数十个游戏项目中玩得满头大汗、不亦乐乎。游戏环节之后的课间操更是精彩,单臂侧撑、肩肘倒立……一个个颇具难度的动作在学生们操作下游刃有余,令成年人都自愧不如。
在这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里,这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上下午各一次。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,每一名学生每天都要参加两次内容丰富、运动量大的大课间活动,无论春夏秋冬,始终风雨无阻。
“我们从2018年建校之初,就把体育工作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。”北师大天津静海实验学校校长朱鹏认为,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健体魄,还能培养孩子们拼搏自信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。为此,学校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,努力营造有活力、有激情的校园体育文化,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。
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。学校通过公开招聘招揽了大批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,有国家女足退役运动员、国家田径一级裁判员、国家健将级排球运动员……他们根据自身特长为学生开设了体育选修课,也成为学校各项目运动队的教练员。
小学部的教师戴骊潼是国家田径二级裁判员、国际儿童瑜伽导师,除了教授三至四年级体育课外,她还利用自身专业特长,为小学生编排了大课间体操。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观摩哥哥姐姐们在大课间的动作,树立“我也能行”的信心,并在体育课上从基本动作学起,循序渐进,最终完成整套体操动作。“我们的课间操动作会根据季节作调整,让孩子们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得到最适宜的锻炼。”戴骊潼说。
大课间的游戏运动项目也全部由教师自主开发,根据小学生和中学生的体质特点,目前已开发出小学项目48个、中学项目32个,每天中学部和小学部的大课间依次进行,每个班学生每天都能尽情玩2个项目。
记者看到在“打地鼠”项目中,一名学生高举充气锤站在中间,四周画出的几个圈内放有皮球,其他学生需趁其不注意将球取走,一不留神就可能被锤子“击中”……游戏过程中欢呼声不断,学生身体多项机能被充分调动,游戏环节结束后意犹未尽。
“我们的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花朵,我们要通过体育锻炼让他们成长为体魄和意志的强者。”每个新学年家长会,朱鹏都会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安排讲给新生家长们听,并获得一致支持。
也有家长心存疑虑——用这么多时间开展体育锻炼,会不会影响学习?学校破解这一问题的办法是狠抓课堂,提升课堂效率。为此,学校为每位学科教师建立包含导、学、练、测、评五个环节在内的课堂教学模式,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有的放矢,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。朱鹏率先带头听课,每学期听课100多节,帮教师把课堂效率开上“高速路”。
体育锻炼让学生们身体素质越来越好,学习起来更有“精气神”,还养成了很多良好习惯。比如每次大课间活动结束后,各班学生都各司其职,迅速收拾好体育器材送到器材室摆放整齐。这一习惯影响到他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,学生们在功能教室制作飞机模型、练习书法绘画、排演话剧之后,都自觉将道具整理得井井有条。
意志品质也在体育锻炼中逐步养成。一次升旗仪式进行到一半,忽然天降大雨,朱鹏走到操场最前方拿起话筒对学生们说:“我们平时说的经风雨、见世面,不能停留在口头上,要体现在实践上。相信大家能完成今天的升旗仪式。”看到陪自己淋雨的校长,每个学生都笔直站立在大雨中凝视国旗,敬礼的动作一丝不苟,心潮澎湃地完成了升旗仪式。
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全市平均成绩;体育中考成绩全区第一,在公办校里中考成绩全区第一……短短六年时间,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静海实验学校从建校时只有28个学生到如今在校生近5000人,“既有好成绩又有高素质”成为家长对该校学生的普遍评价。
“体育锻炼能够让学生拥有强大的生命弹性和张力,帮助他们勇于挑战自己、持续拼搏向上,在逆境中仍然寻求发展和超越,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。”朱鹏说。(记者 陈欣然)
山东枣庄开展“大家访”活动凝聚家校合力——家校“心贴心” 育人“手牵手”
“近一段时期,我感觉自己特别忙。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,先后对30余名学生进行家访,深感责任重大,对今后的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。”这是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实验学校校长董业文近日写下的家访心得。??
董业文的这番感慨,源于该市开展的“千名校长访万家”“万名教师联万家”活动。
今秋开学后,枣庄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“大家访”活动。此次“大家访”活动从9月下旬持续至12月中旬,主要分为集中走访阶段、整改反馈阶段、重点回访阶段等。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以实地走访为主,辅以电话访、微信访;各班级以班主任为核心,辐射至其他任课教师,每人至少实地走访10个家庭。
枣庄市将教师家访与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,把家访作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、推动教育教学工作、服务学生和家长的重头戏来抓,明确家访内容为宣传教育政策、沟通学生情况、交流家庭教育方法、关爱特殊家庭等多个方面。在实地走访中,特别要求做到对新入学学生和有心理问题学生必访、学习困难(厌学)学生必访、有不良行为学生必访,实现入户走访全覆盖。
据枣庄市教育局党组成员、市教科院院长邓淇介绍,近两个多月,全市中小学3857名校级干部、32020名教师共访问学生426912名,其中实地走访246024人,覆盖了30多万个家庭,征集各类意见、建议数千条。参与家访的干部和教师一步一个脚印,访出了家校共育的新路径。
与此同时,该市还不断改变粗放式、节点式的传统家访方式,改“大水漫灌”为“精准滴灌”,强调个性化施策、过程性跟进,创新制定“一生一策”方案。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学生,分层分类制定个性化关怀、关爱、资助、帮扶或矫治措施。
一些学校创新实施“1+1+N”联合家访机制,即以班主任为主、任课教师为辅、N名相关人员参与,分组、分片、包班、包人的办法联合家访,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亲子关系,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、方法和期望,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,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。
许多家长表示,他们感受到了学校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,愿意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。“联合家访机制有效拉近了教师与学生、学校与家长的距离。”学生家长王伟深有感触地说,市教育局开展的家访活动,让家长与教师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。
家访,不仅见证了家校关系的日益紧密,而且让人感受到了教育生态的积极变化。
山亭区西集镇冯庄小学校长张为表示,前不久,他在宣布拟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名单时,突然看到一个男孩眼中露出一丝失望的苗头。于是,他和班主任立即对其进行了家访,得知该生父母离异、祖父母双亡,跟着父亲和曾祖母生活。了解到这些情况后,学校最终将他纳入名单。
“家访带我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世界,探寻到学生成长的轨迹。”峄城区阴平镇中学教师刘珍在家访日记中这样写道,“上门沟通的效果远比在办公室里约家长到校谈好得多,也更容易找到学生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。”
针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,该市实行“问题整改销号制”管理,做好政策解读和解释说明工作,做到“件件有回音,事事有着落”。
除“大家访”外,该市还借助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,设置家长接待室、家长驿站等方式拓宽家访渠道,建立起多形式、多角度、多方位的立体式家校沟通渠道,打通教育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通过实地家访,倾听民声,着力解决‘急难愁盼’问题,从而形成家校共育的‘双向奔赴’。”枣庄市教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光明说,今后将持续深化“大家访”活动,使之成为干部教师的工作常态,让家访这个“法宝”不断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,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(特约通讯员 胡乐彪 通讯员 张允)